#F1#
目录
第一仗 方吉奥(Fangio)对阵阿斯卡里(Ascari)
第二仗 莫斯(Moss)对阵霍索恩(Hawthorn)
第三仗 克拉克(Clark)对阵苏蒂斯(Surtees)
第四仗 斯图尔特(Stewart)对阵林特(Rindt)
第五仗 亨特(Hunt)对阵劳达(Lauda)
第六仗 琼斯(Jones)对阵皮奎特(Piquet)
第七仗 维伦纽夫(Villeneuve)对阵皮罗尼(Pironi)
第八仗 普罗斯特(Prost)对阵劳达(Lauda)
第九仗 皮奎特(Piquet)对阵曼塞尔(Mansell)
第十仗 塞纳(Senna)对阵普罗斯特(Prost)
第十一仗 希尔(Hill)对阵舒马赫(Schumacher)
第十二仗 舒马赫(Schumacher)对阵哈基宁(Häkkinen)
第十三仗 阿隆索(Alonso)对阵汉密尔顿(Hamilton)
第十四仗 维特尔(Vettel)对阵韦伯(Webber)
第十五仗 汉密尔顿(Hamilton)对阵罗斯伯格(Rosberg)
第十六仗 汉密尔顿(Hamilton)对阵维斯塔潘(Verstappen)
第1仗 方吉奥对阵阿斯卡里——上古时代争霸赛
方吉奥:24次大奖赛胜利,5个冠军头衔阿斯卡里:13次大奖赛胜利,2个冠军头衔
阿尔贝托·阿斯卡里(Alberto Ascari)在1954年蒙扎(Monza)举行的意大利大奖赛上,带领车队驶向波尔菲多(Porfido)弯道。
与现代车手相比,很难全面衡量胡安·曼努埃尔·方吉奥(Juan Manuel Fangio)所取得的成就。迈克尔·舒马赫(Michael Schumacher)和刘易斯·汉密尔顿(Lewis Hamilton)各自都赢得了七个世界冠军,但他们每人都只效力过两支车队。汉密尔顿22岁开始驾驶F1赛车参赛,舒马赫也是在22岁时获得了乔丹车队(Jordan team)的首次参赛机会——而胡安·曼努埃尔在1950年代表阿尔法·罗密欧(Alfa Romeo)车队首次出战英国大奖赛时,都快39岁了。
方吉奥,被大家普遍称为“大师”(the Maestro),在1950年至1957年间,先后效力于阿尔法·罗密欧、梅赛德斯(Mercedes)、法拉利(Ferrari)和玛莎拉蒂(Maserati)车队,共赢得了五个世界冠军。这一壮举在近半个世纪里都无人能及,直到2003年迈克尔·舒马赫夺得他的第六个冠军头衔。
他出生于1911年6月24日,是一个意大利移民家庭的儿子,在阿根廷的巴尔卡塞(Balcarce)长大,从小就在一家汽车修理厂工作以补贴家用。在南美洲取得惊人成就后,他于1958年登上欧洲赛车舞台,凭借出色表现,他在1950年——F1世界锦标赛的首个赛季——获得了阿尔法·罗密欧厂队的一个车手席位。
当方吉奥加入阿尔法车队时,车队里的明星车手是速度很快但容易出事故的朱塞佩·“尼诺”·法里纳(Dr Giuseppe ‘Nino’ Farina),他早在二战前就为该车队效力了。法里纳以冷漠、傲慢著称,而且一旦他下定决心,在比赛中就很难被超越,而他经常会这么做。
在首届世界锦标赛中,前五名车手分别可获得8、6、4、3、2分,此外,最快单圈还可额外获得1分,而且每位车手只计算成绩最好的四场比赛得分。实际上,世界冠军头衔是在六场比赛中角逐产生的,这六场比赛分别在银石(Silverstone)、摩纳哥(Monaco)、布雷姆加滕(瑞士,Bremgarten)、斯帕(Spa)、兰斯(Reims)和蒙扎举行。
尼诺·法里纳和阿尔贝托·阿斯卡里参加1954年比利时大奖赛。
由于强大的阿尔法车队横扫了全部六场比赛,法里纳在英国、瑞士和意大利获胜,而方吉奥则拿下了摩纳哥、比利时和法国站的冠军——不过方吉奥夺得四个杆位,而法里纳只有两个。法里纳在斯帕站获得第四名的成绩起了决定性作用,因为方吉奥遭遇了三次退赛,最终只有三场胜利入账。因此,首届世界冠军头衔被这位意大利车手收入囊中,法里纳以30分对27分击败了方吉奥。即便如此,方吉奥还是证明了自己是车队中速度更快的车手,这让法里纳懊恼不已。次年,这位意大利车手只获得了第四名,而他最后一个完整的赛季是在1953年。1954年,法里纳在参加一千英里耐力赛(Mille Miglia)时发生车祸,导致赛季缩短,而且在蒙扎举行的意大利大奖赛上,他腿部又被烧伤,更是雪上加霜。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作为一位从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赛车场走过来的车手,那时车手们比赛时没有安全带,只戴着布质头盔,而他最终却在驾驶自己的莲花·科尔蒂纳(Lotus Cortina)前往1966年法国大奖赛的途中遭遇车祸丧生。
方吉奥说:“当我听说他死于一场交通事故时,我并不惊讶,只是奇怪这事怎么没更早发生……我讨厌在去比赛的路上和他一起开车。”
随着法里纳在阿尔法·罗密欧车队的光芒逐渐黯淡,方吉奥真正的对手变成了新兴的法拉利车队(Scuderia Ferrari)的明星车手阿尔贝托·阿斯卡里。
阿斯卡里的父亲安东尼奥(Antonio)曾是一位全国知名的体育人物,是20世纪20年代最伟大的车手之一,后来在巴黎南部的蒙特勒伊(Montlhéry)举行的法国大奖赛上,为阿尔法·罗密欧车队参赛时不幸丧生。父亲去世时,阿尔贝托只有七岁。尽管遭受了这样的悲痛,但这场事故丝毫没有削弱阿尔贝托追随父亲脚步的愿望。1940年,22岁的他驾驶一辆法拉利跑车参加了一千英里耐力赛,他后来非常厌恶这场比赛,因为它对参赛者和观众都存在着内在的危险。阿斯卡里与他的表弟乔瓦尼·米诺齐(Giovanni Minozzi)搭档,在比赛中一度领先,但最终退赛,不过还是给赛车爱好者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打断了他的抱负。
胡安·曼努埃尔·方吉奥站在阿尔贝托·阿斯卡里和朱塞佩·法里纳中间,他们在1950年银石赛道举行的英国大奖赛后手持奖杯和花束。
阿尔贝托的母亲,一位赛车手遗孀,希望这就是他赛车生涯的终点,但阿斯卡里的好友路易吉·维洛雷西(Luigi Villoresi)劝他在战争结束后重新回到驾驶座上。两人都效力于玛莎拉蒂厂队,阿斯卡里展现出的卓越能力让恩佐·法拉利(Enzo Ferrari)决定签下他加入法拉利车队。
阿尔贝托在1950年世界锦标赛中获得第五名。当时法拉利车队无法与占主导地位的阿尔法·罗密欧车队抗衡,但法拉利车队正变得越来越强大。那是意大利赛车的辉煌时代,方吉奥、法里纳和路易吉·法焦利(Luigi Fagioli)代表阿尔法车队,与阿斯卡里、维洛雷西和弗罗伊兰·冈萨雷斯(Froilán González)所在的法拉利车队展开较量,冈萨雷斯在1951年为法拉利车队赢得了首个大奖赛冠军,之后他转投了玛莎拉蒂车队,这也是一个伟大的意大利汽车品牌。
但最终方吉奥和阿斯卡里成为了各自车队中当之无愧的头号车手。1951年,方吉奥赢得了他五个冠军中的第一个,以31分对25分的成绩战胜阿斯卡里,他在瑞士、法国和西班牙的比赛中获胜,而阿斯卡里则赢得了德国和意大利站的比赛。在德国纽博格林(Nürburgring)举行的比赛中,两人上演了一场精彩的对决。阿斯卡里夺得杆位,方吉奥知道他那耗油的阿尔法赛车很可能在比赛中需要第二次进站加油。比赛开始时方吉奥率先领跑,当他第一次进站时,阿斯卡里取而代之占据领先位置。在赛程过半时,阿斯卡里进行了唯一一次进站,阿根廷人方吉奥重新夺回领先,但胡安·曼努埃尔没能拉开足够大的优势,当他再次进站时,比赛胜利被法拉利车队的阿斯卡里收入囊中。
由于1952年F1的发动机规则变更,比赛采用二级方程式(Formula 2)的两升规则,这场刚刚兴起的竞争暂时平息了。由于没有合适的发动机,阿尔法·罗密欧车队退出了F1赛事,这使得卫冕世界冠军方吉奥无车可开。法里纳转投法拉利车队与阿斯卡里成为队友,而方吉奥直到6月才再次参加F1比赛,当时他驾驶英国赛车运动公司(BRM,British Racing Motors)的赛车参加了在法国阿尔比(Albi)和北爱尔兰邓罗德(Dundrod)举行的非锦标赛赛事。
他原本计划在爱尔兰比赛结束后的第二天驾驶玛莎拉蒂赛车参加在蒙扎举行的一场非锦标赛赛事,但错过了转机航班。他决定驾车连夜穿越阿尔卑斯山的山路,最终在比赛开始前半小时抵达蒙扎,整个人疲惫不堪。他从发车格的最后一排发车,结果在第二圈就发生了撞车事故,赛车翻转着冲进树林,他也被甩了出去。这是他漫长赛车生涯中与死神最接近的一次擦肩而过。他多处受伤,包括颈部骨折。赢得比赛的法里纳到米兰的医院看望了他,并把胜利花环送给了他。这位受挫的“大师”被迫回到家乡阿根廷休养了余下的一年时间。
在1952年的七场大奖赛中,阿尔贝托赢得了其中六场,缺席了在瑞士举行的第七场比赛,因为恩佐·法拉利派他去参加印第安纳波利斯(Indianapolis)的法拉利375赛车比赛,但未能取得成绩。从1952年6月的斯帕站到1953年的同一站比赛,阿斯卡里连续赢得了九场大奖赛,他的连胜纪录仅被迈克·霍索恩(Mike Hawthorn)代表法拉利车队在法国大奖赛上的夺冠所打断。这一纪录直到塞巴斯蒂安·维特尔(Sebastian Vettel)在2013年下半年代表红牛车队(Red Bull)势不可挡地连胜多场才被打破。
1953年,方吉奥恢复健康后,驾驶玛莎拉蒂赛车重返赛场。尽管这一年阿斯卡里和法拉利车队占据主导地位,但在赛季的最后一场比赛——蒙扎站的比赛中,两人上演了一场史诗般的对决。当时阿斯卡里已经第二次获得世界冠军,但他却出人意料地宣布将离开法拉利车队,转投新成立的蓝旗亚F1车队(又是一个伟大的意大利汽车品牌),这一消息震惊了围场。有人说这是因为薪资纠纷;也有人认为是由于梅赛德斯车队即将回归,阿斯卡里觉得蓝旗亚的新款D50赛车最终可能会给他一个更好的机会去对抗强大的德国车队。此外,这款车的设计师维托里奥·贾诺(Vittorio Jano)曾打造过阿尔贝托父亲取得众多伟大胜利的阿尔法赛车,而他父亲也是在驾驶那辆车时去世的。
阿斯卡里在1953年银石赛道上飞驰而过维修站,向着又一场胜利以及他的第二个世界冠军头衔迈进。
1953年意大利大奖赛上,三位热门车手准备发车——阿斯卡里(4号)、方吉奥(50号)和法里纳(6号)。
方吉奥、卡尔·金(Karl King,20号)和阿斯卡里在1954年兰斯举行的法国大奖赛上做准备。
这是1955年阿斯卡里(Ascari)在摩纳哥站的照片,在那场比赛中他冲进了海港,但被救了上来。而四天后,他在蒙扎(Monza)测试一辆法拉利750蒙扎(Ferrari 750 Monza)跑车时不幸离世。
不管怎样,阿斯卡里决心要在他法拉利车队的告别演出中赢得胜利。他最擅长领跑,在混战中则没那么自在,而蒙扎赛道上的众多跟车角逐往往就会演变成混战局面。迈克·霍索恩(Mike Hawthorn)非常钦佩阿斯卡里,认为他是自己见过的速度最快的车手,这一评价里也包括了方吉奥(Fangio)。然而,这位“大师”(方吉奥)可能会对此表示异议。那天下午,在这座“速度圣殿”(蒙扎赛道)上,他俩与阿斯卡里在法拉利车队的队友法里纳(Farina)一同排在了头排发车。
比赛一开始,这三人就脱颖而出,驾驶着另一辆玛莎拉蒂赛车的阿根廷车手、方吉奥的门徒奥诺弗雷·马里蒙(Onofre Marimón,他在下个赛季于纽博格林赛道不幸丧生)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在这场扣人心弦的比赛中,领先位置多次易主,常常每一圈都会变换,直到赛程过半后,马里蒙在当时名为韦达诺弯(Curva Vedano,后来叫帕拉博利卡弯,现在叫阿尔博雷托弯)处发生了打转。据说,人们可以看到方吉奥和阿斯卡里在直道上飞驰而过时,还会互相看一眼并露出笑容。在最后一圈发车时,方吉奥、阿斯卡里和法里纳几乎是并排冲下了前面的直道。阿斯卡里领先于法拉利队友法里纳,但车队并没有下达指令,而在他们身后的是方吉奥和被套圈的马里蒙驾驶的玛莎拉蒂赛车。
最后一次进入韦达诺弯时,阿斯卡里超过了一辆慢车,但随后因赛道上有油而侧滑,这导致法里纳不得不采取避让措施,驶上了草地。方吉奥从内侧顺利通过,但马里蒙试图做同样的动作时,撞上了阿斯卡里的法拉利赛车。原本期待看到四车同时冲线的车迷们,只看到了方吉奥独自冲过终点,挥舞方格旗的工作人员太过惊讶,甚至都忘了挥动旗帜。过了一会儿,阿斯卡里和马里蒙坐着赛事工作人员的车回到了维修区,奥诺弗雷脸上有擦伤,而阿尔贝托则一脸怒容……
1954年,方吉奥先是驾驶玛莎拉蒂赛车完成了前三场比赛,随后在赛季剩余时间里加入了回归的梅赛德斯车队,并凭借在八场锦标赛中令人惊叹地赢得六场胜利,一举夺得他的第二个世界冠军头衔。这一次,轮到阿斯卡里这位卫冕冠军无车可开了。蓝旗亚(Lancia)的D50赛车还没准备好参赛,所以他错过了这一年的大部分比赛。
尽管从技术层面来说蓝旗亚违反了合同约定,但阿斯卡里为人正直且忠诚,只是偶尔驾驶法拉利和玛莎拉蒂赛车参加了几次一次性的比赛。当他与蓝旗亚签约时,他要求把一千英里耐力赛(Mille Miglia)从自己的赛程安排中剔除。但当队友路易吉·维洛雷西(Luigi Villoresi)受伤住院后,阿斯卡里改变了想法,驾驶他的蓝旗亚D24赛车在378名参赛选手中率先冲过终点,赢得了这场比赛,而且领先优势超过了半小时!
10月下旬,当几辆蓝旗亚D50赛车终于出现在西班牙佩德拉韦斯(Pedralbes)举行的赛季收官战的赛道上时,斗志昂扬的阿斯卡里夺得杆位,而且比方吉奥的梅赛德斯赛车快了一秒多。在比赛中,他一路领先,还创造了最快单圈成绩,直到离合器出现故障。算是挽回了一些颜面。
1955年阿斯卡里驾驶蓝旗亚D50赛车在摩纳哥站比赛。
当方吉奥的法拉利赛车(22号)出现故障时,斯特林·莫斯(Stirling Moss)的玛莎拉蒂赛车(36号)赢得了1956年在蒙扎举行的意大利大奖赛,“大师”(方吉奥)接过法拉利队友彼得·柯林斯(Peter Collins,26号)的赛车,两人共同获得了第二名。
1956年,方吉奥、莫斯和欧金尼奥·卡斯特洛蒂(Eugenio Castellotti)在摩纳哥站发车。
在摩纳哥公国,方吉奥站在女友安德里亚·贝鲁埃(Andrea Berruet)身旁,旁边是神情若有所思的彼得·柯林斯。
这种出色的比赛状态延续到了1955年以及当年的第一场比赛——1月举行的阿根廷大奖赛,这场比赛安排在这个时间是为了方便赛车运往南美洲。在布宜诺斯艾利斯(Buenos Aires),也就是方吉奥的家乡,阿斯卡里一度领先,但后来因赛道上融化的柏油而滑出了赛道。回到欧洲后,阿斯卡里轻松赢得了都灵(Turin)和那不勒斯(Naples)的几场非锦标赛性质的街道赛,之后在5月迎来了与梅赛德斯车队在摩纳哥站的首次欧洲正面对决。
在摩纳哥赛道周围,阿斯卡里与方吉奥的杆位成绩持平,并夹在这位“大师”和他的新梅赛德斯队友斯特林·莫斯的银箭赛车之间。然而,在比赛中他无法跟上梅赛德斯双雄的节奏,当方吉奥因后轴断裂退赛时,莫斯已经领先蓝旗亚赛车将近一圈了。但在第81圈,还剩19圈时,斯特林的引擎出现故障,阿斯卡里因此获得了巨大的领先优势,可同时他的刹车也出现了问题……
蓝旗亚车队根本没机会通过维修区提示牌提醒他减速,因为阿斯卡里太快地冲进了海港前的弯道,他猛打方向盘,赛车径直冲过了草垛,掉进了海港里。那辆D50赛车像石头一样沉入水底,有那么一会儿,完全看不到车手的踪影。但随后,阿斯卡里那浅蓝色的头盔浮出了水面,他朝着救援船游了过去,只是鼻子受了伤。
阿斯卡里是个顾家的好男人,但他深知赛车运动潜在的危险,曾告诫自己的孩子安东尼奥(Antonio)和帕特里齐亚(Patrizia)不要和他过于亲近。他还非常迷信,对数字命理学深信不疑——这是一种伪科学观念,认为数字与一个或多个巧合事件之间存在着神圣或神秘的联系,通常还和超自然现象有关。这使得他离世的情形显得越发怪异。
在摩纳哥大奖赛那场落水事故发生四天后,阿斯卡里一时兴起,前往蒙扎观看他指导的蓝旗亚车队新星欧金尼奥·卡斯特洛蒂测试一辆法拉利跑车。他们一起吃了午饭,然后阿斯卡里突然决定自己试试这辆车,他穿着西装裤,戴着卡斯特洛蒂借来的头盔就上了赛道。
跑了几圈后,赛道上陷入了寂静。卡斯特洛蒂和另一位车手路易吉·维洛雷西前去查看情况,结果却发现那辆撞得粉碎的法拉利赛车残骸留在了维亚洛内弯(Curva del Vialone,现在叫阿斯卡里弯)处。阿斯卡里在救护车赶到之前就已经离世了。
对于这场事故,始终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解释。各种说法不一,有的说是摩纳哥站赛后延迟性脑震荡导致他昏迷,有的说是为了躲避在赛道上工作的一名误入赛道的工人而突然转向。与此同时,迈克·霍索恩怀疑赛车轮胎对于轮辋来说太宽了,这可能是造成事故的一个因素。
可以确定的是,安东尼奥·阿斯卡里和阿尔贝托·阿斯卡里都死于当月的26日(分别是1925年7月26日和1955年5月26日),而且两人去世时都是36岁。两人在遭遇致命事故的四天前都有过惊人的逃生经历,并且两人都是第一次上赛道时戴着借来的头盔。
阿斯卡里的葬礼在米兰的大教堂广场(Piazza del Duomo)举行。当那口上面放着阿尔贝托著名浅蓝色头盔的黑色棺材经过时,有一百万人前来悼念。方吉奥说:“我失去了我最强大的对手。”
阿斯卡里穿着西装裤,像他已故的父亲安东尼奥一样戴着借来的头盔,在午餐后即兴试驾这辆法拉利蒙扎跑车时,被甩出驾驶舱,不幸离世。
这位伟大的阿根廷人(方吉奥)当时已经44岁了,他刻苦训练以应对那些比他年轻的对手,并在1955年布宜诺斯艾利斯酷热难耐的环境下,赢得了一场艰难的揭幕战。他那辆梅赛德斯W196赛车的底盘温度升得极高,以至于他的右腿蹭到上面时被烫伤了,伤口花了好几个月才愈合,但他拒绝退赛。
尽管方吉奥在1955年赢得了他的第三个世界冠军,但这一年却因勒芒(Le Mans)灾难而蒙上了阴影,当时一辆梅赛德斯跑车冲进了观众人群。这一事件导致梅赛德斯车队退出了锦标赛,也中断了方吉奥和队友斯特林·莫斯(Stirling Moss)如日中天的F1职业生涯。
1956年,方吉奥转投法拉利车队,并连续第三次赢得冠军头衔,随后在1957年又转回到玛莎拉蒂车队,夺得他连续第四个以及总计第五个冠军头衔。这一年,他在阿根廷、摩纳哥和法国的比赛中连续取胜,上演了帽子戏法,但他在纽博格林(Nürburgring)举行的德国大奖赛上的精彩表现才是这项运动中经久不衰的传奇故事之一。当时他经历了长时间的进站延误,却依然夺冠。
方吉奥留意到法拉利车队为其车手迈克·霍索恩(Mike Hawthorn)和彼得·柯林斯(Peter Collins)选择的硬胎后,猜测他们打算整场比赛不进站。于是他选择了一种更软的轮胎,并且只加了一半的燃油,这样他能跑得更快,但这就意味着在比赛中途需要进站更换轮胎并补充燃油。然而,当他在领先位置进站时,负责拆卸左后轮的机械师让固定螺母滚到了车底。找到螺母花了将近半分钟的时间,方吉奥的玛莎拉蒂250F赛车离开维修区时排在第三位,落后第二位的柯林斯48秒,而霍索恩则在更前面领跑。在接下来的10圈里,方吉奥9次打破并刷新单圈记录,先后超过了柯林斯,并在这条F1最具挑战性的赛道上惊险地超过了霍索恩。霍索恩在后面紧追不舍,但方吉奥在冲过终点线时仍领先了3秒。
方吉奥说:“我这辈子从来没开得那么快过,而且我再也不想那样开了……”他很可能确实没有再那么做过。这也标志着这位46岁的多届世界冠军的最后一个完整赛季。在1958年赛季,参加了两场比赛后他就退役了,在兰斯(Reims)举行的法国大奖赛上获得第四名,当时他驾驶的玛莎拉蒂赛车在比赛初期就失去了离合器,方吉奥只能通过听发动机的声音来判断换挡时机。
斯特林·莫斯这样评价他:“有史以来最好的课堂,大概就是在胡安·曼努埃尔·方吉奥身后两个车身的距离。”前提是你能跟得那么近的话。方吉奥为他所从事的职业带来了一种庄重感和真诚态度,对所有和他同场竞技的车手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既有竞争意识又很慷慨,在1955年斯特林·莫斯赢得英国大奖赛时,他在安特里(Aintree)赛道上小心地跟随着莫斯,丝毫没有让人觉得他是在本土把比赛胜利拱手让给了队友。
1955年,方吉奥在米兰纪念公墓(Monumental Cemetery)阿斯卡里(Ascari)的墓碑上放置了一朵红色康乃馨。
第二仗 莫斯(Moss)对阵霍索恩(Hawthorn),敬请期待!